木:树木
尝贻余核舟一:贻,赠送
盖大苏泛赤壁云:刻的是苏轼游赤壁。大苏,苏轼(公元1036-1101年),字子瞻,、,号东坡,宋代眉山(现在四川省眉山县)人,著名文学家。人们称他和他的弟弟苏辙为“苏”“小苏”;泛,泛舟,坐着船在水上浏览,苏轼曾游赤壁,写过《前赤壁赋》《后赤壁赋》,赤壁,在现在湖北省黄冈县城外;盖,表推测之意;泛,泛舟
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:奇,零数,还有一些
高可二黍许:大约有二个黄米粒那样高;可,大约;许,上下,光景
中轩敞者为舱:敞,宽敞、明亮
箬篷覆之:箬篷,用竹叶做成的船篷
雕栏相望: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
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:苏轼《赤壁赋》里的文句,清凉的秋风缓缓地吹来,江面上没有泛起波纹;徐,缓缓地兴起
石青糁之:意思是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;石青,青绿色颜料;糁之,涂在刻的字上
枧箬怎么读?:中轩敞者为舱
[ 枧 ]拼音:jiǎn繁体:梘部首:木部首笔划:4字意五行:木简体笔划:8台湾笔划:未知康熙笔划:11拼音输入:jian五笔输入:SMQN吉凶寓意:凶笔顺:横竖撇捺竖折撇折
中文名枧拼 音jiǎn繁 体梘吉凶寓意凶部 首木
详细解释
枧
(1)
梘
jiǎn 形声。字从木,从见,见亦声。“见”意为“让人看到”、“在明处”。“木”指引水的木槽。“木”与“见”联合起来表示“露天而建的引水木槽”。本义:悬架在地面上的引水木槽。
(2)
同“笕”。引水的竹、木管子 [conduit]
溪面只消横一枧,水从空里过如飞。――宋·杨万里《桑茶坑道中》
(3)
[方]∶指肥皂 [soap]。如:香枧
(4)
碱的美称。闽粤南洋一带风俗方言把碱粽称为枧粽或枧水粽。
枧
(梘)
jiǎn ㄐㄧㄢˇ
(1)
同“笕”。
(2)
栓。
(3)
棺衣。
(4)
肥皂:番~。香~。
郑码:FLR,U:67A7,GBK:E8C5
笔画数:8,部首:木,笔顺编号:12342535
康熙字典解释
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康熙笔划:11 部外笔划:7
解释不详。
箬
ruò
(1) ㄖㄨㄛˋ
(2) 一种竹子,叶大而宽,可编竹笠,又可用来包棕子:~竹.~笠.~帽.~席.
(3) 箬竹的叶子.
(4) 笋皮.
(5) 郑码:MEGJ,U:7BAC,GBK:F3E8
(6) 笔画数:14,部首:?,笔顺编号:31431412213251
详细注解
箬
蒻
ruò
〔名〕
(1) 竹笋壳 [skin of bamboo shoots]
箬,楚谓竹皮曰箬.——《说文》
(2) 又如:箬壳(笋壳;笋皮)
(3) 竹名.即箬竹.竹叶及箨似芦荻 [indocalamus].如:箬竹
(4) 箬叶,箬竹的叶子 [indocalamus leaf]
中轩敞者为舱,蒻篷覆之.——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(5) 又如:箬篷(用箬叶编的船篷);箬篓(用箬竹编的篓);箬包船(一种头部尖狭,船顶上包有穹形箬篷以蔽烈日、雨雪的船);箬粽(用箬竹叶包的粽子)
常用词组
箬帽
ruòmào
[broad-rimmed hat made of bamboo splints][方] 用箬竹的篾和叶子制成的帽子,用来遮日避雨,"蓑衣箬"
箬竹:
是竹子的一种,茎高三四尺,中空,节显著,叶子宽而大,秋季叶子的边缘变成白颜色,叶子可以编制成器物或竹笠,亦可包粽子.
评论(0)
发表评论: